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www.3700.COm威尼斯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 审核人:

(修订版)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向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的学术性研究论文,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了规范学位论文撰写,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本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一、内容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也可以用英文撰写,但须同时提交用中文撰写的缩写本。

学位论文内容要求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论文一般应由11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编排为:

1. 封面(用研究生处统一指定的封面纸),2.英文扉页,3.独创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4.中文摘要,5. 英文摘要,6.目录,7. 主要符号表(可选),8. 论文主体部分(含绪论、正文、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研究生处指定的统一封面。封面上须填写的内容包括:分类号、UDC、学号、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完成日期等内容。

分类号可在图书馆查阅获得。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属保密论文,须按有关规定办理。

UDC(文献资料《国际十进分类法》)可在图书馆查阅获得。

论文题目:应是既能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中文(包括副标题和标点符号)不超过26字;英文为中文标题的正确译文。

指导老师:为招生时所确定的导师(或经研究生处同意更换的导师)姓名及职称、协助指导的导师不填。

学科(专业)的填写,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

学位类别按学科门类填写,如哲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

2、英文扉页

采用研究生处指定的统一格式。

3、独创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采用研究生处指定的统一格式。

4、中文摘要

论文摘要由题头、摘要正文、关键词、研究类型等部分组成。

题头在首页的左上方,按行逐次向下排列的顺序为:论文题目、学科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摘要。

摘要内容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重点说明本论文的成果和新见解。中文摘要字数为500~1000字左右。中文摘要中除个别英文缩写外,一律用汉字写成,不得出现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等。

关键词应选取能反映论文主体内容的词或词组,每篇选取3~8个。关键词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新学科的重要术语也可选用。中外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分别排在中外文摘要下方。

研究类型包括:a.理论研究,b.应用基础,c.应用研究,d.研究报告,e.软件开发,f.设计报告,g.案例分析,h.调研报告,i.其它。

5、英文摘要

(1)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

(2)关键词按相应专业的标准术语写出;

(3)中、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致。

6、目录

目录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正文(含结论)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标题和序号、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等内容。

7、主要符号表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将全文中常用的这些符号及意义列出。如果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主要符号表,但在论文中出现时须加以说明。

论文中主要符号应全部采用法定单位,特别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得两种混用。

缩略词应列出中英文全称。

8、论文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引言、前言)、正文、结论。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一般为3~5万字(含图表)。

(1)绪论

绪论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诠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绪论中不必赘述。

(2)正文

学位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结果、现场试验与观测,以及图表,形成的论点和结论。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论文不得模糊研究生与他人的工作界限,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在引用处注出参考文献序号,严禁抄袭、占有他人的成果。

(3)结论

结论是最终和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语句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9、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和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一般致谢的内容有:

(1)指导教师;

(2)国家科学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3)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4)在研究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谢词谦虚诚恳,实事求是。

10、参考文献

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务必实事求是。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必须著录,未引用的文献不得出现。应遵循学术道德规范,避免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应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

(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的次序列出;

(5)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要求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参考文献应在20篇左右;

11、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1)附录

附录的内容包括:

①正文中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可在附录中依次给出;

②与本文紧密相关的非作者自己的分析,证明及工具用表格等;

③在正文中无列出的实验数据。

(2)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在学位论文的最后,应附上研究生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写法同参考文献),获得的专利、获奖、鉴定及工程实践的社会评价及有关资料(一般只写目录清单即可)。

12、学位论文详细摘要(应另外单独打印装订,提供给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论文详细摘要可供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出版学位论文摘要汇编时使用。

详细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能概括论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充分反映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价值。这种摘要应控制在5000字左右,它实际上是硕士学位论文的缩影。包括以下内容:

(1)从事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内容和过程的概括性叙述;

(3)获得的主要结论,论文的新见解中,这是本摘要的中心内容;

(4)必要的少量图表;

(5)结论的意义。

二、格式规范

1、学位论文用字、打印、用纸

(1)除封面纸外学位论文用纸一律为A4纸。

(2)论文的目录(含目录)以后每一页均须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内容为相应各章的编号及名称,用5号楷体,居中排列,页眉的文字内容之下划双实线,线粗3/4磅,线长与页面齐宽。页眉应写章次及章标题(如:1 绪论),页码写在页脚居中。

(3)论文要求打印。汉字一律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繁体字、简化字、复合字、异体字或自造汉字。

(4)论文版芯要求:每页页边距上边35 mm,下边30mm;左、右留边25mm。 每页字数为34(行)×38(字);文档网格设置为无网格;页眉为25mm;页脚为20mm,装订线为0cm。

(5)封面纸由研究生处统一指定。

2、论文顺序和装订

论文顺序依次为:封面、英文扉页、独创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含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情况)。主要符号表和附录可按需列入。

学位论文终稿装订后提交研究生处7本(其中图书馆1本,院系2本,档案室1本)以及与纸质件一致的电子文档。装订后论文规格206mm×293mm。

3、论文封面及书脊

(1)书脊由上自下依次为:论文题目、作者、校名。

(2)书脊字体:小四号宋体加粗,行距12磅。

(3)书脊文字的起止位置:论文题目从上边缘往下5厘米开始写论文题目,名字从上边缘往下16厘米开始写名字,校名最后一个字距下边缘5厘米。

4、学位论文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及主要符号表。

(1) 封面

论文封面格式严格按研究生处提供的硕士论文封面格式模板执行。不加页眉和页脚,不标页码。

(2)英文扉页

论文封面格式严格按研究生处提供的硕士论文封面格式模板执行。不加页眉和页脚,不标页码。

学位类型英文简写

文学硕士:M.A(Master of Arts) 工学硕士:M.E(Master of Engineering)

管理学硕士:M.M(Master of Management) 理学硕士:M.S(Master of Science)

法学硕士: M.L(Master of Law) 哲学硕士:M.P(Master of Philosophy)

经济学硕士:M.Ec(Master of Economics) 教育学硕士:M.Ed (Master of Education)

(3) 独创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此页严格按研究生处提供的内容严禁更改,学生及导师签名处严禁代签及打印。不加页眉和页脚,不标页码。

(4)中文摘要

①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不加页眉和页脚,不标页码;

②版心与正文要求相同;

③中文摘要排版要求:

(以下标题和内容为四号黑体,1.5倍行距)

论文题目:

专 业:

硕 士 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摘 要

……(摘要正文部分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单倍行距。)

(以下标题为小四号黑体,1.5倍行距,内容为小四号宋体,标准字间距)

关 键 词:

研究类型:

(5)英文摘要

①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不加页眉和页脚,不标页码;

②版心与正文要求相同;

③英文摘要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

④英文摘要排版要求如下:

(以下标题和内容为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黑,1.5倍行距)

Subject :

Specialty :

Name :×××(Signature)

Instructor:×××(Signature)

ABSTRACT

……(英文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标准字间距。)

(以下标题为四号加黑,内容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1.5倍行距,标准字间距)

Key words:

Thesis :

(6)目录

①标题:目录用三号黑体居中排,中间空一个字,标准字间距,3倍行距

②目录中章、节号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章为1,分层次序为1.1及1.1.1等3个层次。章为小四号黑体字,节为小四号宋体字,靠左对齐,1.25倍行距,标准字间距,章节数字和文字间空一格,页码不用括号,页码靠右对齐。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连接。

③目录中章节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至全文结束;

④目录页号另编,用罗马数字格式如:Ⅰ,Ⅱ,Ⅲ,Ⅳ……,字体为宋体小5号字,居中排列,并加页眉。

⑤建议采用Word软件的目录自动生成功能生成目录

(7)主要符号表

①全文中常用的符号及意义在主要符号表中列出;

②符号排列顺序按英文其它相关文字顺序排出;

③主要符号表页号另编,并加页眉。

④标题:主要符号表用三号黑体居中排,标准字间距,3倍行距

⑤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靠左对齐,1.25倍行距,标准字间距

5、正文

(1)标题

每章标题按一级标题编排,每节标题按二级标题编排,每小节标题按三级标题编排。"章"、"节"、"小节"的编号统一为:1、1.1、1.1.1。

四级以后的标题和编号的编排采用(1)、①、(ⅰ)格式。

编号与题目之间空一格。

一级标题(1 X X X):为三号黑体居中,篇章和文字间空一格,标准字间距,3倍行距。

二级标题(1.1 XXX):采用四号黑体、二倍行距,标准字间距,靠左对齐,不接排。

三级标题(1.1.1 XXX):三级标题采用四号楷体、二倍行距,标准字间距,靠左对齐,不接排。

四级以后标题一律采用接排方式,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24倍, 标准字间距,段前段后不空行。

(2)字体大小、字距和行距

如无特殊说明,全文一律采用无网格、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24倍, 标准字间距,段前段后不空行。

全文所有英文用小四Times New Roman字体。

(3)页码

论文页码的第一页从正文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直至全文结束。字体为宋体小5号字,居中排列,页码位于页面底端。

(4)插图、表格和公式

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分别如:图1.5、表2.3、(4.2)等。

图应有图题,表应有表题,并分别置于图号和表号之后,图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表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引用图或表应在图题或表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靠左对齐。

①插图

(ⅰ)所有插图按分章编号,如第1章,第3张图为"图1.3",所有插图均需有图题(图的说明),图号及图题应在图的下方5号宋体居中标出;

(ⅱ)一幅图如有若干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按顺序编排;

(ⅲ)插图须紧跟文述。在正文中,一般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需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ⅳ)图形符号及各种线型画法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

(ⅴ)坐标图中坐标上须注明标度值,并标明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沿坐标轴指向顺序标出),应按国际标准(SI)标注,例如:kw,m/s,N.m等;

(ⅵ)提供照片应大小适宜,主题明确,层次清楚。图大小一般为高6.00-7.00cm左右,宽度应与原图成比例,不得变形。特殊情况下,高度可以适当放大。总之,一篇论文中,同类图片的大小应该一致,编排美观、整齐,比例协调。

(ⅶ)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ⅷ)插图中须完整标注条件,如实验条件、结构参数等;

(ⅸ)图中用字为五号宋体,如排列过密,用五号字有困难时,可小于五号字,但不得小于六号字;图上的标示部位说明放在图与图号之间, 5号宋体字居中标出。

(ⅹ)使用他人插图须注明出处。

②表格

(ⅰ)表格应按章编号,如表2.1,并需有表题(表的说明),表格用三线表表示(特殊情况例外),与文字齐宽,上下边线粗1.5磅,表内线粗1/4磅。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右""//"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在三线表中可以加辅助线,以适应较复杂表格的需要。

(ⅱ)表号标题用5号宋体加黑,在表格上方居中排列;

(ⅲ)表格的设计应紧跟文述。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应有自明性。若为大表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论文中的表格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ⅳ)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ⅴ)使用他人表格须注明出处。

(ⅵ)表内字体为5号宋体,如排列过密,用五号字有困难时,可用小五号宋体。

(ⅶ)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表1.2(续),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文字靠表右边缘对齐。

③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ⅰ)公式均需有公式号;

(ⅱ)公式号按章编排,公式号应置于小括号中,如第二章第三个公式标示为(2.3),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如:

(2.3)

(ⅲ)公式下面的"式中:"空两个字起排,单独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分行空两个字排,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回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上下行的破折号对齐。

(ⅳ)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家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

(ⅴ)公式中用字、符号、字体要符合科学规范。公式应另起一行,较长的公式,转行时居中排列,转行只能在+、-、*、/处,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

6、致谢

另起一页,"致谢"按一级标题编排且不用标章节数字,两个文字间空一格,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距为1.24倍, 标准字间距。

7、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资源,参考文献与注释在文中的标注:

①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

②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

③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 …

④一篇文献如只被引用一次,页码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表中著录:一篇文献如被多次引用,页码标注在文中上角标"[ ]"之外(如:[1]32、[15]256…)。

⑤参考文献亦可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1]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⑥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页注)方式在本页或文末进行说明。在本页中的脚注(页注)列在相应正文同一页最下部并与正文部分用细线(版面宽度的1/4长)隔开。标注规范同参考文献,用小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字间距标准。序号为当页连续,用带圆圈序号①、②…。

(2)排版要求

①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参考文献"按一级标题编排且不用标章节数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距为1.24倍, 标准字间距

②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中文文献采用中文、全角、英文标点输入法输入,标点后接排后续内容;英文文献采用英文、半角、英文标点输入法输入,标点后空一格编排后续内容。

③文后参考文献表列示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及出处等信息应与文中的标注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文献的编号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 ],如[5]的方式列出。所列文献的编号均左起顶格编排,编号后空一格接文献的作者、题目、期刊名等内容,换行时,左起的文字与前行的文字对齐。

④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中文的后面加 "等"字,英文的后面加 "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3)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

严格按下列11类文献的著录实例进行著录:

①期刊类: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J].发表刊物,发表年,卷(期): 起止页码

②著作类:

[序号] 作者等等.参考书名[M].出版地点:出版社名,出版时间. 起止页码

③专利类:

[序号] 作者.名称[P].中国专利,专利号.获得专利时间

④学位论文类: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D]:[硕士或博士论文].地点:答辩的学院,时间

⑤电子文献类: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MT, 磁盘-DK, 光盘-CD,联机网络-OL.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⑥会议论文集、论文汇编、会议录类:

[序号] 作者.题名[A]. 见(英文用In):整体文献的编者姓名.文集名[C].(供选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⑦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国际、国家标准:

⑧[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⑨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⑩英文参考文献:也按照上述规则写。

8、附录部分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1)另起一页,"附录"按一级标题编排,两个文字间空一格;

(2)附录Ⅰ、附录Ⅱ…按二级标题编排,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距为1.24倍, 标准字间距;

(3)已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已出版的专著/译著、已获授权的专利以及其他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按参考文献格式列出;

(4)科研获奖,列出格式为:

获奖人(排名情况).项目名称.奖项名称及等级,发奖机构,获奖时间;

(5)全部研究成果连续编号编排。

9、如本规定未提及的规范,由研究生处另行规定。

10、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在研究生处。

TOP
TOP